专题讨论 --- 世界十大设计团队的设计策略(全文字的,有时间看一点)

[复制链接]
 楼主| shawnid 发表于 2008-9-7 10:57:08
11
《索尼的快速生长基因--访索尼中国公司》 索尼公司的广报代表、公关部经理添田武人 浅池难养真龙   问:索尼公司是在日本战后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仅仅有55年的历史。原本是一家街道小工厂,启动资金来自于几位工程师凑的19万日元,当时约合2 000美元。因此可以说,索尼在世界500强中的日本企业里,是出身最不显赫、历史最短的。你们是如何起飞的?   索尼:由于日本在战后关闭了军用工厂,使得电力出现了富余。当时,几位工程师非常想研制生活必需品,来改善人们的生活,于是就成立了一家电气公司,这就是索尼的前身。起飞的真正原因是:索尼打破了企业的常规做法,它是先在国外做大市场,然后再回国内发展的。虽然初衷是改善国内人的生活条件,但当时日本的经济不发达,当地的消费者买不起索尼的产品,于是公司的那些创始人就首先开发了欧美市场,因此,索尼真正起飞是在国际市场上。   5060年代,索尼的很多产品在欧美热销,出口额超过了国内的销售额。比如,索尼制造的TR63TR610型收音机,其崭新的造型和优秀的性能在欧美都博得了好评,甚至出现了溢价交易,为索尼在海外扬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这时起,索尼就开始了从日本走向国际化的进程,先后在美国、欧洲的很多国家成立了分公司。   如果不是在创立初期全力开拓海外市场,索尼可能就生存不下去,更别说成为世界500 强了。   索尼涉足所有的家电产品,   只要它与视音娱乐有关   问:提起索尼,很多人只知道有电视机、录音机、随身听等影音视听产品。给人的印象是:索尼是一个产品类型非常的大公司。   索尼:你说得很对,我们的产品都是围绕着视音娱乐相关的产品开发、生产的,这是我们的一个特色。   问:可是,现在的绝大多数家电类企业,特别是那些大型的跨国公司,他们的产品面面俱到,这样不是才容易做大市场吗?   索尼:那是大多数家电企业的做法,索尼公司的经营战略不是这样,我们是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来开发产品。我们生产了录音机,那么我们就要生产与录音机相关的其他产品,比如录音机离不开磁带、耳机,我们就生产磁带、耳机。我们生产了电视机,我们还要生产V CD DVD,有了VCDDVD,那么我们还要生产录音带、光盘。有了这些硬件的设备,我们还要为它配备软件产品,所以我们收购了美国CBS唱片公司和哥伦比亚三星影视公司,来开发软件和内容产品。可以这样说,只要是与视音相关的产品,那么你在索尼公司几乎都能够找到。   问:索尼把一条产品链做长的好处何在呢?   索尼:这样说吧,我们的产品包括家用产品,也包括大型的专业采、编、播器材设备,而且很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是世界第一。专注于视音娱乐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就使我们的产品在这一领域成为最优秀的。这是好处之一;   好处之二是我们注意到一个企业如果只做硬件产品,那么它的收效就会呈递减的趋势。怎样才能使收效递增呢?我们的结论是只有开发软件和内容产品。比如说做音乐光盘,我们制作的越多,我们的成本摊销到每件产品的就越少,这样我们的利润就增加。这就是索尼公司由传统企业向知识型企业过渡的原因。   实际上,索尼的产品是最丰富的,但都围绕影音视听产品领域。这样看,人们就不难理解索尼为什么要收购美国的电影、唱片公司了。   索尼基因:求新创异   问:索尼公司自称,索尼基因就是求新创异。请解释一下。   索尼:我们每个员工,包括东京总部和在其他国家的分公司的员工身上都有索尼基因,也就是求新创异意识。我们总是在追求新的东西,研发新的产品,走与别人不相同的道路,这也是我们在5 5年能迅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比如一直最令我们骄傲的随身听的发明。50年代的录音机是很笨重的,尤其是在旅行中,人们拿着这样的录音机很不方便。为了满足人们一边走路,一边听录音机的要求,我们研发出了随身听,它一上市立刻得到了全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人民的认可。随身听的发明,可以说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消费市场,引导了人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也是索尼公司从提供技术的时代转化为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时代。   企业研发新产品,这并不是索尼一家才这样做,大家都在推陈出新。但索尼的求新创异之所以被称为索尼基因,是因为从上到下所有索尼人都被培养出求新创异的第二本能。刚开始时是被迫的——企业领导被竞争环境所迫,员工被上级所迫,后来所有人就养成习惯了。每三个月到半年不推出与众不同的产品,索尼人上上下下就会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   问:但是,网络时代的很多发明和创新就不是由索尼来完成的,索尼在网络时代是否落后了?   索尼:索尼是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围绕自己的产品来创新。2000年,索尼开发了一种电子宠物狗,叫作爱宝(AIBO的译音)。2000 6月一上市,人们争相抢购,一下子就火了起来。我们生产的PS2型游戏机,自上市以来连续3年销量稳居世界第一。   面对宽带网时代的来临,面对很多新兴企业的挑战,我们除了要创新以外,还要充分发挥产品链的优势。索尼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出井伸之设计出了索尼梦想世界:通过将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相结合,为消费者提供包括电子产品、游戏产品、音乐产品、影视产品及网络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让人们拥有娱乐与便捷的全新生活方式。   创新是无止境的,别人搞了第一次创新,索尼可以马上跟上第二次、第三次创新。   让每个员工都感觉自己是老总   问:求新创异说到底是人的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并不是靠简单的重复刺激就能产生的,这和巴普洛夫的动物试验还是不一样的。那么,索尼是依靠什么来保障员工在真正求新创异,而不是为应付上级假装求新创异?   索尼:关键是要让每个人感觉自己就是企业的主人和自己行为的主人。早在索尼公司的前身——东京通信工业公司成立时,创始人井深大就将索尼公司的人事管理基本原则写在了《成立宣言书》中:要在公司中创造一种使职工感到工作满意、无比愉快的、充满活力的气氛。尽管公司大了,时代变了,但这个宗旨并没有变。这不是人事管理制度,而是以建立自由豁达的公司文化的态度积累起来的人事管理经验。   井深当时在设立人事室时对职工说:并不是部长、科长或者人事室领着大家前进,而是人人都要自己拼命向前奔跑。公司能够办的仅仅是为那些能够进行自我教育、渴望上进的、意志坚强的人指明道路,帮助他清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并根据其能力和适应性分配工作。人事开发室只是起个联络作用。   这个人事开发室在成立当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建立公司内部的招聘制度。正如这个名字所说的那样,是在全公司公开招聘人才。各个部门或者新设立的机构常常在公司内部的小报上刊登需要某种人才的广告,可以直接向人事开发室提出申请,经过招聘单位洽谈,符合招聘条件就可以调动工作。   井深和盛田创建公司以来,就一直倾注力量遵循量才用人的原则。他们强调说:只有那些真正发现自己的能力,并找到适当工作的人,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问: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固然很重要,但我更感兴趣索尼是怎么发挥中层经理的积极性的。   索尼:19944月,索尼将原来的19个事业总部改编成8个作为事业单位的公司。每个公司都分别为从制造产品到销售产品的负责人,设置了经理职位,并向经理委任了比事业总部部长更大的职责与权限。其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自律的组织。与事业总部制时期相比,这些经理被赋予了更加严格的责任,同时权利也更大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企业家精神。   随着模拟技术逐步向数字技术转换,索尼又将过去的8个公司划分为10个公司,以求进一步增加机动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不仅如此,索尼还将1 0个公司进一步分成5个集团,每个集团都配置了经验丰富的主席 大力支援这些经理们的工作。只有给每个员工都提供创新的机会,给各个层次的领导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企业才有生命力。
关于大陆地区Rhino原厂培训中心
 楼主| shawnid 发表于 2008-9-7 10:57:41
12
《SWATCH——曾经的second watch 》
在七十年代中期,瑞士钟表业严重地走下坡,陷入危机之中,而且情形好像每况愈下。钟表业内的失业率一度高达百分之十二。这个商业危机对瑞士两大表业集团------最大的ASUAG和SSIH,有着同样重大的影响。(在一九八四年,这两家公司合并,组成SMH)。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SMH已成功地作了一次[大翻身]。在一九九一年,SMH集团生产了八千万只手表及其他时计,至九二年,数量增至差不多一亿。以销售价值计算,瑞士在世界钟表市场的占有比率重升至甚为理想的百分之五十三(总值七十四亿瑞士法郎),而且升势还在继续。
  力图在销量上争取回昔日的市场占有率,策略是革命性地使用塑胶和其他人造物料来作手表的材料。早在一九七六年, ASUAG公司已制造出全球最最薄的石英表肉,厚度只有三点七毫米,名为Flatline,次年推出的女装版本更只有三点一毫米厚,令整只表的厚度只有六至八毫米。ASUAG的下一个目标,是研制厚度只有两毫米厚的手表。结果他们研制出Delirium,创出了世界纪录:只有零点九八毫米厚。它的秘诀是将手表的结构简化,不再分为表壳、底板、镶嵌板三部分,而将表壳与镶嵌板合一,行针零件从上面镶上,只有零点二四毫米厚的石英最后才镶上。ASUAG的领导阶层看到Delirium这种简化结构的概念大有可为,于是下令以塑胶作表壳,生产一个廉价版本的Delirium。这个具纪念性的日子是七九年十月九日。
  整个研制过程就像一场赛跑,自七九年的起步枪声响起,三年后到达终点,一款以塑胶制成、防水、避震而准确的手表终于面世,而且它价格低廉,可以大量生产,还有很多缤纷鲜艳的颜色可供选择。 要赢取顾客,单纯靠手表的品质并不足够,还需要富有吸引力:新鲜、有趣、设计大胆、定价低廉,既有高科技的魅力,又有创新的神采。一位市务人员回忆说:“第一批样办是黑色的,体积细小,完全说不上好看。”它们只以“vulgaris”作为代号。当时没有人想到它们会有这样大的发展潜力。负责研制的ETA SA公司以往集中于生产方面,所以当ASUAG/SSIH的决策委员会按照发展Swatch计划的主脑海耶克(Nicholas G.Hayek)的建议,决定由ETA自己为Swatch作市场推广时,这发展计划的众位领导人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塑胶表这概念实在太革命性了,并非当时钟表业传统的分销渠道所能接受。要推广它,必须要用点想象力。统领Swatch计划的领导阶层知道,他们不能随便将Swatch推出市场,静待大众接受它。要维持以低廉成本大量生产,必需要有强烈的市场需求配合。于是他们决定将Swatch包装成有独一无二吸引力的产品:形状趣怪、设计别出心裁、名字特别、形象高调,可以经历不同的潮流而不会衰落。一九八一年夏天,它终于定名为Swatch。这是纽约一家广告公司的概念:强调它是瑞士产品,以及强调它作为配衬装饰的功能。正如Swatch的其中一个口号所说:[你有第二座房子,为什么不拥有第二只手表?]最初的临时名字是“S’watch”(即second watch),后来一位市务顾问将之改成Swatch。
  真正的转折点是有[Swatch年]之称的八四年。在那一年,每一个推出的款式都摒弃老套的型号数字,而换上了别出心裁的名字。这令Swatch活跃、个性化、与时并进的特点完全显现,因而一举击中目标顾客。这条神奇的方程式终于发挥威力。有好些精警句子是用来形容Swatch的,例如:[Swatch唯一不变的,就是它不断在改变!]又例如:[具有推动力的潮流。]每年都会有两个新系列在市场推出,从五百个设计中,选出七十个作生产。它们是时势的诠译者、一个年代的使者、原创意念的魔术师。最初Swatch被定位为[第二只表],但结果它变成第一只、第二只、第三只……最终成为收藏家的手表。Swatch这意念已有了本身的生命。这名字仿佛有一种魔力,可令产品点石成金。
Swatch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手表:它代表着生活时尚、自由的时间、轻松放任。潮流不断转变,但Swatch却比以前更为抢手。一九九九年初,SMH集团改名为Swatch。
 楼主| shawnid 发表于 2008-9-7 10:58:36
13
宜家--卓越的品牌
宜家集团是私营公司集团,所有者是荷兰的一家慈善基金会。宜家在瑞典的一个小农庄创立至今已有六十年。宜家集团积极参与宜家产品的开发、采购、分销和销售。是最大的特许经营者集团,截至2001年8月31日,宜家集团在22个国家拥有总共143家商场。另有20家宜家商场为宜家集团之外授权特许经营,分布于13个国家和地区。且在全球55个国家拥有约2000家供应商,在33个国家设立了40所贸易代表处(TSO)。宜家Swedwood工业集团目前拥有33家工厂,分布于10个国家。1998年,宜家在北京开办了第一家商店,位于西城区北三环中路,占地15,400平方米,拥有员工220人。
  对于宜家来说,卓越的品牌优势是其公司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卓越的品牌,是当今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战略实施的产物。为达到这一目的,宜家通过提升品牌核心能量,促进品牌整合力度。品牌核心能量是指组织与产品在品牌系统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其他组织与产品不具备的存在优势与市场竞争力,它同时是该品牌各种优势之中最为显著的部分。
  品牌核心能量的形成从来源上可分为五种:管理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权力优势、市场优势。所以,卓越的品牌来自于强大品牌核心能量。宜家文化正在深入人心。
一、宜家的管理、资源优势
  宜家作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其销售终端网络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这样庞大的销售终端为宜家在管理上提出了诸多问题。由以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产品的生产采购更为突出。
  (1)宜家人力资源上的创新
  宜家在全球共有上万名员工,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宜家的员工在工作,这给宜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使全球员工实施统一服务?
  标准化是当今跨国企业的命脉,是企业建立全球化品牌的必要的手段。正如餐饮业的麦当劳、计算机业的DELL、通讯业的MOTOROLA等高度国际化的品牌,均采用了全球标准化的发展方针。宜家在其人力资源上创造性的使用了标准化。
  由在荷兰的宜家集团人力资源部统一为宜家员工制定全球一致的规章制度和服务标准。“宜家标准”准细到员工的姓名,由于全球语言上的不同,导致员工姓名上的极大差异。为了有效的对员工最基本特征的把握和管理,“宜家标准”规定,无论世界上任何宜家的员工,均要拥有属于自己的英文名字,并在从事宜家的工作中,使用其英文名字。在商品的报单、入库等一些列工作中均使用物品的英文名称。
  为了突显宜家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宜家标准” 规定了全球员工统一着装,并且,宜家员工的工服是以其宜家标志的底色——蓝色为主色调,配以“IKEA”的黄色为辅助色,强烈的突出工服的视觉效果。蓝色与黄色是康定斯基的"第一对重大对比","黄色是典型的世俗颜色,而蓝色是典型的天堂颜色"。由于绝对冷暖色的对比,黄色进取,蓝色消极;黄色富于侵略性,蓝色谨守限制;黄色锐利,蓝色柔软,如果把这种绝对对比放置于流行世界,不由得让人惊讶万分--黄色与蓝色正是宜家(IKEA)的CI色,一个以最规模化生产最大范围连锁产业制造出来的产品竟然成为小资们眼中最为完美的物质生活符号之一。宜家在对全球员工的培训上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
  宜家为达到标准化的经营发展模式,动用了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全球宜家员工的培养制定规范和标准。通过对员工的高效的培训,科学的考核制度,使得宜家员工在全球市场上,面对顾客采取同一的“宜家式的微笑”。事实证明,宜家在其人力资源方面实施的标准化,为提升宜家卓越的品牌形象奠定了基础。
  (2)宜家的生产、采购管理上的创新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全球的资源优势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又一推动力。国际跨国公司借此优势,不断向本土企业发起挑战。宜家作为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其在全球资源优势整合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宜家的生产采用贴标生产(OEM)的运作模式,通过对其外包的生产厂商的质量与技术的监督、审核,达到统一的“宜家标准”。宜家与其世界的所有终端销售通过INTERNET连接,了解其世界各地的所有终端的产品种类、销售情况、库存、订单等等一系列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宜家集团向其OEM生产商发送生产订单。宜家还通过JIT(Just In Time 及时供应制)对其生产加以管理,减少了大量库存产品,每年仅此一项就为宜家节省成本15%,这也是宜家产品近些年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
  宜家采取的是全球统一采购的进货模式,即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宜家生产厂商,通过宜家集团的信息化调度,统一为世界各地的宜家提供产品。宜家集团通过全球统一采购,使其每一个宜家终端销售店,均包含了世界各地的优质、畅销的家居产品。丰富了产品的种类,也为塑造宜家的品牌形象发挥了作用。
二、宜家文化的生动演绎
  设计精巧可供学习的样板间,无微不至的厨房及卫生间用品,涂着大面积色块的小居室设计,线条简单可拆装的家具,紧随潮流的窗帘、床罩等布艺......宜家能给予你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娱乐购物情趣。
  轻松、自在的购物氛围是全球160余家宜家商场的共同特征。众多的顾客在桦木制做的咖啡桌椅中穿梭,这在世界任何一个宜家分店都能看到。宜家鼓励顾客在卖场“拉开抽屉,打开柜门,在地毯上走走”,或者试一试床和沙发是否坚固。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在宜家沙发上休息有多么舒服”。
  在宜家,所有能坐的商品,顾客无一不可坐上去试试感觉。周末客流量大的时候,宜家沙发区的长沙发上几乎坐满了人。
  宜家一直以来都倡导娱乐购物,他们认为,“宜家是一个充满娱乐氛围的商店,我们不希望来这里的人们失望”。一般的家具商店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很死板,没有美感的家具“仓库”。但宜家以独有的风格,将商场营造成了适合人们娱乐的购物场所。它蜿蜒的过道,造型奇异的家具,手感舒适的床上用品,还有耳边袅袅的音乐......人们在这里购物完全成为了一种享受。
  实际上,很多来宜家的人都不是纯粹来购物的,他们已经习惯性的把它当作了一个休闲的地方,顾客在这个环境中会不知不觉被“宜家文化”所感染。
  宜家文化让顾客体会到:原来厨房可以如此整洁、有序,客厅可以如此色彩丰富、功能多样,卧室可以如此温馨舒适。他们在宜家不但买到了称心如意的家具或家居用品,而且也学会了色彩可以这样搭配,杂物可以那样收纳等等,许多的生活常识和装饰灵感。
宜家人认为,商店销售对于顾客来说,能够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和支持。可以说,商店也是宜家最大的财富,它对顾客来说是了解宜家最好的地方。同时,宜家也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比如说所有的样板展厅,它的风格都各不相同,顾客在观摩当中,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的灵感。
  亲身购物的连锁反应。商品的交叉展示,既是宜家卖场的展示风格,又是宜家家居的经营风格。目前在国内,除了大型的百货公司和购物中心,家具一般只在家具店里卖,而锅碗瓢盆、玩具灯具等往往是摆在超级市场的货架上。 
  但在宜家家居,顾客可以买到几乎所有的家居用品,它们本来就都是配合使用,不可或缺的,干吗要把它们人为地分开呢?
  其实,这可以说是宜家最聪明之处。本来你只是想买条窗帘的,可到那儿一看,样板间中展示的窗帘杆、挂钩,还有百叶窗,也都不错。旁边不远就是跟窗帘配套的床上用品,也不由你不动心。所以,今天你很有可能为此而“破产”,还乐滋滋的抱着那些让你爱不释手的“家什”。
  宜家的文化就是让人们不需要花很多钱就可以把家庭布置得美丽高雅,普通家庭的主人也可以用家居布置体现个性和理想”。 
  这个文化潮流对于一向趋于奢华铺张的美国风格来说,似乎还带有一定的政治意义。曾几何时,只有上流人士才有“有品位”的权利和本钱。一本探讨高低文化区分消失的书中提到:“生活‘质量’是上流文化的标志。它一度只能用表现地位的标准:知识,时间,和金钱才可购得。而现在,它被做成人人可得的商品,让上层无法用高消费来把自己与普通大众区分开来,无形之间打破了等级划分。
  品牌文化冲击作为某种生活状态的标志,宜家家居几乎和哈根达斯冰琪淋一起成为时尚生活版的注脚,被全国各地的媒体和时尚人士广为传布。宜家似乎不仅是一个家具厂商,更是某种现代家居文化的传播者。轻松、自在的购物氛围是全球160余家宜家商场的共同特征;商品的交叉展示,既是宜家卖场的风格,又是宜家家居的经营风格;简约设计和自己动手的特点,结合品质和创新的承诺构成宜家品牌朴素的哲学思想……,经过几十年所形成的宜家文化已经作为一种精神溶入到它的每一种产品之中。
三、宜家释放环保权力——“森林认证”
  来自瑞典的家居用品公司“宜家(IKEA)”,每年消耗约700万立方米木材,尽管中国的木材有价格优势,却很难进入他们的供货视线。这是因为宜家要求生产用材须取自“经过认证后的森林”。无论从经济还是环保的角度来看,以来自经营良好的森林的木材作为原材料,是最明智和最负责任的选择。
“森林认证”,一个宜家释放的权力。 
  大部分宜家产品原材料(约70%)是木材或木纤维。木材是一种十分优良的环保型材料。天然、可回收利用、可再生。保持这些木材特性的前提条件则是,采伐木材的森林经有效监管,能够保持自然换代生长率。因此,基于长期发展的战略,我们要求所有用于宜家产品生产制造的木质原材料均应取自经林业监管专业认证的林带,或经FSC等具有同等效力的标准认证的林带。 
  目前世界上部分地区的森林正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宜家提出森林行动计划FAP(Forest Action Plan),以系统地处理森林事宜。宜家在FAP计划中就实木质产品作出具体规定。规定内容分为4个阶梯式标准。 
  目前,宜家正在对其它木质产品(非实木质产品)进行研究,以作出相应的规定文件。阶梯标准1,可以说是供应商进入宜家世界的门票,要求:在未获得第三方独立机构认证为有效监管林地的情况下,供应商不得采用来自于原始天然林或具高保存价值的林带的木材,作为实木质产品的生产原料。有关森林认证材料将被宜家认定为标准4。目前,森林管理委员会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的认证是唯一符合宜家标准并被列为标准4的材料。阶梯标准2陈述了宜家供应商在实木质产品方面应当履行的最基本要求。
  内容包括:
  · 实木原料产地明确。实木原材料须在符合相关法律的情况下进行加工。 
  · 在未获得第三方独立机构认证为有效监管林地的情况下,供应商不得采用来自于受保护林带的木材,作为实木质产品的生产原料。森林须经被宜家认定为标准4的认证,或者,木材砍伐须遵循受保护林带的有关管理规定。 
  · 不得在建于1994年11月用于取代原始天然林的人工种植林带采伐实木材。
  具有较高价值的热带树种(如柚木、红木、桃花心木)须经"标准4"认定,方可采伐使用 
  · 目前,唯一一种为宜家采用并经FSC认定的高价值热带树种是柚木。 
  阶梯标准3为森林管理制度,是向标准4的过渡。该制度被称为4Wood,是由宜家自行开发和修订的标准文件。
  阶梯标准4依据正规标准文件,对有效监管林带作出认证。目前,宜家仅采用FSC作为标准4的认证文件。
  一张认证,一次接轨,一场变革。 
  “森林认证”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生态环保认证,包括森林经营认证和产销监管链审核。由独立的第三方按照一套国际上认可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对森林的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评估,并签发书面证书,以证明这片森林的经营方式良好,并有可持续性。 
  换种说法:就像“绿色食品”认证一样,“森林认证”就是给符合标准的木材生长地贴张“标签”,确保经销商们所销售的林产品不会对森林造成破坏。 
  目前,宜家认可的FSC森林认证标准体系评估发展迅速。从1993年开始推行认证以来,已有46个国家、330个森林经营单位、2408万公顷森林取得认证。 
  宜家认证制度的推行,将有助于改变森林经营方式落后、木材利用率低的局面。 
  能促成这样的变革,宜家“森林认证”意味深长。
四、宜家的品牌、市场战略
1)宜家的品牌定位
  一个完整的品牌定位,应具体说明如何在某一特定的消费群体中,让自己的品牌与竞争者的品牌相区别,因此品牌定位包括:市场细分与特定消费群体的选择;明确目标竞争者;确定产生品牌差异的具体属性。
  宜家品牌定位为大众提供买得起的家具,宜家的目标客户群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到45岁之间。
  宜家的市场细分与特定消费群体的选择
  在日渐成熟和完善的市场体系中,没有一种单一的产品能适合所有的消费者,也没有一个企业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 
  目标市场定位法能帮助企业寻找到明确的定位,以针对每一目标群体。宜家(IKEA)家居将其目标消费者锁定为既想要高格调又付不起高价格的年轻人——他们非常乐意牺牲服务来换取成本的降低。所以,宜家采用了由消费者自行提货、自行运输、自行组装的策略。
  明确目标竞争者
  宜家也有几点不利因素:一是家具风格单一,顾客的选择余地较小;二是价格较高,在京沪两地,宜家相对较高的价格使其与家具大卖场中的传统家具各行其道;三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建立销售网络及适应中国的国情,而在这一点上,“中国本土家具”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依然有可能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对于宜家来说,可谓是其强有力的目标竞争者。
  确定产生品牌差异的具体属性
  宜家(IKEA)准确地把握了大众心理,建立了单一风格的家具用品连锁店,并大获成功。不从品牌风格的角度很难理解:宜家这种简单到极点朴素到极致的产品为什么会取得成功?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服装品牌也要走这条路。
  但单一的风格毕竟不能满足所有的消费需求——消费者是“喜新厌旧”的,为此有些企业就在同一品牌下推出不同风格的产品,这是大错特错的,一个品牌只能有一种风格,这就是品牌风格的局限。折中的办法是推出不同的品牌。
  宜家在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怎样为大多数的消费者所接受,以实现宜家“为大众服务”的经营理念。
  除了要更努力坚持宜家一贯的作风,在设计、生产、运输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不遗余力地降低生产成本——它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采用的平板式包装就是降低运输成本的绝佳方式,宜家还通过细化每一种产品价格的方式适应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比如,一个枕头,从十几元到数百元,丰俭由人。
  宜家确信其品牌内涵的精髓在于能为大多数人提供美好生活,但这种美好不只是功能的实用与外表的时尚,更在于启发家居整体布置灵感,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宜家看来,这是IKEA真正的品牌内涵和竞争优势所在。 
2)宜家的品牌系统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品牌竞争也更趋多元化与复杂化,消费市场的分割已经创造出多元化的脉络,这就造成了品牌经营者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建立品牌组合与架构系统。大规模创建企业优势的诀窍在于分散品牌系列的投资,以及开拓各种定价及销售渠道组合的战略性投资。因此全方位品牌管理者不能只关注单一品牌,而必须关注同一系列品牌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影响。
  宜家(IKEA)品牌的份额是其自身整体价值得75%,这个全球最大的家居商品零售商,还赢得了Interbrand营销研究机构排列的全球100名最有价值品牌(第44名)的荣誉。
  这正是因为宜家具有的卓越品牌系统。宜家品牌系统架构的创新,给公司带来了跳跃式的品牌发展展略。宜家把公司的2万多种产品,分为三大系列:宜家办公、家庭储物、儿童宜家。其中又包括十八大类:装饰物、浴室用品、床、椅子和坐凳、儿童用品、厨具餐具、书桌和工作台、厨房用品、灯、地毯、储物配件、储物家具、桌子、纺织品、沙发。在宜家(IKEA)品牌的强势支撑下,2万多种产品均建立了自己的品牌。从SANDOMON(桑德蒙)沙发到EXPEDIT(埃克佩迪)书柜;从FAKTUM(法克图)橱柜到MOMENT(莫门特)餐桌;小到价值一元的香槟杯JULEN(尤伦),2万多个大大小小的品牌,构建了卓越的宜家(IKEA)品牌。其在品牌系统上的创新堪称卓越。
3)宜家的品牌延伸
  传统品牌管理模式建立在品牌产品承诺的对等关系上:一个品牌等于一个产品,等于一个目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巨变,品牌决不仅是产品的名称。产品体现了品牌的内在价值,成为品牌的载体,也造就了品牌可以脱离产品而进行延伸的可能。
  宜家的管理者在制定品牌战略时,给品牌发展与延伸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再进一步的市场细分前提下,以原品牌和新概念来创造延伸性品牌。
  宜家作为一家来自瑞典的国际知名家居品牌,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举手投足尽显瑞典时尚高雅风情,让不少中国消费者留恋忘返。在具有了一定的品牌资产后,宜家开办了“宜家瑞典餐厅”和“宜家瑞典食品屋”,在不同领域的产品中,延续其高尚典雅的瑞典风格,利用宜家原有品牌在市场上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和忠诚度,把消费者对其的信心、信任转而辐射到新产品上,从而建立新产品的信心而接纳新产品。
  宜家的品牌延伸选择食品类,既避免了同一品牌不同产品间的竞争,又迎合了原产品的补充,彼此可以互相提升知名度与接受度。品牌延伸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宜家——成功的品牌延伸。
4)宜家品牌的高附加值
  对于消费而言,品牌的高附加值包括产品的科技含量与美感因素以及品牌质量与品牌服务等方面的高投入带来的消费优越性与其它形式的回报。
  在高科技含量的后势下,宜家的设计是优势,绿色是卖点。其中,宜家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它的设计,大部分是由国外的专业设计师精心设计的,款式现代前卫,风格简洁实用,而且设计推陈出新的频率很快,能够引领时代潮流。宜家家具,其设计上的效率和美观、参与自己生活建设的"自主性创意"已成为其最明显的特征,而宜家也恰恰正是用这样的产品激起了人们的购买欲望。同时,宜家家居还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家具造型简洁与功能完整的融合,把消费者的需求应该放在第一位,在功能的设计上也尽量科学地考虑到各种家具的实用性、安全性、环保性。 
  而说到宜家,就不可回避"绿色家具"这一新兴的消费观念。宜家很早就已经意识到家具制造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在加工过程中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宜家通过了ISO14000环境标准体系认证。
五、尾言——卓越的“宜家”品牌
  “从长远看对我们的顾客有意的事情,对我们自己也是有益的,我们知道我们在所有的实际市场上能够发挥一种重要的影响,我们寻找新的方法就是标新立异”。IKEA的创始人格威.卡姆勃德在他的论文《家具商的圣经》中这样论述IKEA卓越的品牌发展理念。
这就是宜家——好生活,宜家有办法!
 楼主| shawnid 发表于 2008-9-7 10:59:16
14
设计创造财富访谈王受之、郭承辉、余希洋》
王受之:中国现代设计理论的奠基者,美国加州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终身教授,东大艺术设计中心主任
郭承辉:中国著名有价证券设计专家,天一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
余希洋:国内著名平面和广告设计师,白马公司副总经理兼执行创作总监
设计有时极其普通,它隐没于我们的生活中甚至不被察觉;设计有时极其张扬,在刹那间给我们带来视觉的惊喜……因为有设计的存在,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生动、有趣、更舒服、方便。
1.问:设计创造财富似乎很容易理解,但我碰到过一些设计师抱怨说,现在的企业只愿意为设备、材料付钱,对设计的价值不大认可。各位怎么看?
王:这里涉及到两个不同的层面:一是设计能够创造财富设计应该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能为设计师创造财富。设计依附于产品之上,不能单独存在,所以它是跨行业的。目前有十大不同类型的设计对象,包括建筑、平面、广告、多媒体、服装等,所以很难单独统计设计整个产业所创造的价值。但是我们知道,在创新产品中,设计创造的价值占产品总价值的5%不到,因为新产品的技术浓度较大;但在改良产品中,设计的价值占总价值的15%左右;在品牌产品中,设计的价值则占到80%,因为这类产品所开辟的市场是靠设计来实现的。所以怎么能说设计不创造财富呢?广告、海报、邮票等所包含的设计浓度要远远大于技术所能创造的财富!
余:在具有设计能力的公司里,工资最高的是设计人员,负责客户、媒介的员工待遇是不可能跟独立设计师相比的,这说明设计可以给设计师带来财富。创意是设计公司的金饭碗。王老师曾经说过:人与人之间接触事物的部分属于艺术或哲学范畴,物与物的接触属于工程学,人与人的交流就属于设计了。
郭:我觉得设计创造财富这句话在中国来讲显得挺可怜的,需要一个社会的环境。我们天一公司这么多年来为了把设计服务给客户,做了很多不应该做的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把工业利润转化在我们身上,而设计劳动却是免费的。设计的确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我设计了许多有价证券,比如集邮品,纸张没有变的,不一样的是上面所负载的东西变了,所以它的价值不是这张纸而是纸上的东西。
2.问:设计创造的价值是用什么来衡量的?是成本核算还是有其他的标准?
:我们衡量设计的价值(价格)是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比方说开一个会,设计可以将会议的主题通过某种方式传达出去,效果非常好,但当办公室主任问需要多少钱时,这事情就不好说。在国外,某类设计师可以收取某类标准的费用;但在国内,就没有一个价值尺度,当事人当然希望最好不花钱。所以设计行业是没有受到任何保护的。
王:从理论上来说,设计人投入多少精力就理应得到多少报酬,但是中国市场目前往往不按照国际常规打牌。国外所有的设计部门都有它的行业公认标准,一流的大师收一流的价钱,比如日本田中一光就是田中一光的收费,大家认同这个行规。中国因为长期以来对知识的付出不重视,比如稿费很低,其实写一篇文章付出的代价远远比做一个茶杯付出的多;对于观念侵权问题,很多人宁愿息事宁人,造成对知识产权肆意的侵犯。
余:我并不是那么悲观,中国还是有一些以创意为主的广告公司,从策划到创意到设计,还可以赚到一点钱。海尔也开始在国外请人做设计研究。我们也看到,从意识上大家是承认设计是有价值的,但这行业规范现在还没有形成,我们公司这几年的报价系统都做不出来。有些客户给很多业务你做,但要求免费设计;也有些客户就光找你设计,你能那么便宜给他吗?
3.问:我们知道设计自古就有,比如清代生产宫廷用瓷器,是先由宫廷画师将图案设计好再交给御窑厂制作的,那么传统的设计与现代设计有什么区别?
王:现代设计首先是为了批量化和工业化生产,而传统的手工艺设计是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第二,面对的市场不是区域性市场而是大众消费是市场,尤其是今天全球化经济,面对的不仅是国内市场也是全球市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起码我们现在的服务对象比传统要大,当然技术条件和手段不一样。例如在宋朝就有了广告摆渡牌,印一张纸往城门口一贴;现在传播的方式都不一样。比如白马广告做的巴士站候车亭,全国27个城市统一规格,这是传统设计所不可能的,这就是区别。
:我们现在实现了广告设计的网络化,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信息向全国各地发布。比如今天有一种巧克力要上市,一星期内全国都知道了。这就是批量化的概念。
4.问:设计更多的反映出设计者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取向。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你们在设计时是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
王:就建筑来讲,传统的东西在现代建筑设计上未必用得着,主要建筑结构和规划还是个国际化的,民族的东西只是表面的符号,建筑学的民族化探索有待发展;工业设计的民族化就更少一点;平面设计领域相对来说民族化水准就比较高,因为有个文字的关系。我们在民族化问题上还需要努力探讨,我们要把传统模式变成一种活的东西,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接受的程度,老百姓的心态,比如刚开放时大家都希望要洋的东西,现在慢慢的在变;二是不可忽视设计师本身的引导作用。
余:20004月,北京召开世界经济论坛中国峰会,峰会期间李泽锴筹备请来宾吃饭。当时选择在太庙举办才可吸引海外来宾。我们根据历史上著名的韩熹宰夜宴图设计场景,为了与环境匹配干脆改成紫禁城夜宴,好像重现当年宫廷宴请的情形,而平面主题用了宋徽宗的一张画《瑞鹤图》。我觉得所谓民俗性的发扬,还要看大众的接受能力。设计师本身的哲学思想也会在作品中表现出很强的痕迹。
郭:2000年每个国家不约而同发行金币,我们也以下个千年的人类为主体进行金币得设计招标,题目很虚。我把这个金币的设计变成一个时间的概念,像手表一样,时间的刻度就是事物的要素。我想下前年的人类将离不开鼠标、网络、卫星、太空、和平、食物、居住、环保等;毕竟这枚币是我们中国的,于是我采用了天地日月”4个符号,这种文字是无人不懂的,因为是象形的。最后我的设计获得了采用。
5.问:据我所知,王先生最近提出了对设计师进行重新设计的概念,并与中山大学进行合作。是不是因为设计师在某些方面不足?
王:我是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清华大学附属美院)的客座教授,但我发觉多年来想在正统的艺术院校改造过时的设计体系难度太大,因为有个体制的问题。比如平面设计系现在仍叫装潢系,装潢指的是表面装饰嘛,而平面设计起码有功能的问题,现在虽然承认这个概念不对,却连名称都正不过来。80年代为广告设计引入的三大构成,平面、立体和色彩构成,在当时是有革命意义的,但问题是取代了设计,我没有见过只是学构成便可以当设计师的,这个情况我很担忧。我写了很多书,《现代世界设计史》、《平面设计史》、《建筑史》,也没有能够把官方的体制动摇一下,我有种失望,改变不了不如做一个另类的,与中山大学合作对设计师进行培训,打破以前的教学模式!而且正统设计教育显然力不从心,上海市去年8个与设计有关的专业一共只招600多人,报名有6000人;广州市只招400多个,担忧3000多人来考。我们的培训不是想取而代之,而是提供多一种选择,要打破以前的教学模式!目前我们有一批有心的设计师、教育工作者想把这个声音传出去,香港的元老靳埭强先生,还有陈少华、王粤飞等,我们把社会效益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子,没有基础课,没有理论课,全部都是案例教学。如果成功的,等于在中国设计教育领域创造以案例法手掌的先河,我在1982年开始创立现代设计,差不多20年了,该是时候做另类了!
 楼主| shawnid 发表于 2008-9-7 10:59:57
15
《揭开苹果电脑设计的面纱》
事实上,当一辆法拉利跑车飞驰而过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扭过头看上几眼。可是现在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跑车、手表、以及立体流线型设计更多地转向电脑了。多年来,人们决定是否购买一台电脑往往取决于它的性能、价格和耐用程度。然而如今这种观念发生了变化,购买者常常通过广告宣传来选择硬盘、调制解调器甚至网络服务商。随着这些设备各品牌之间在功能上日渐相似,生产商转而通过优化操作上的设计来突出自己的产品。
不只是漂亮的包装那么简单。
  这种设计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包装。最优秀的设计是能够协调外在的形式设计和内在的性能功用之间的关系,进而产生出比各组件简单的数量和更大的效能。
  众多企业中苹果公司最早体会到这一点。MACINTOSH简单轻巧、自成一体的外表强调和支持的是它容易上手、一插即用的功能,并使其成为区别于其它各品牌电脑的标志之一。可是当大打电脑组件牌的MACII型电脑在1987年成为苹果公司主流产品的时候,这种设计上的优势逐渐地消失了。
  几年过去,苹果公司在其笔记本电脑产品POWERBOOK上又重新遵循其过去的一体化的设计哲学,POWERBOOK也逐渐成为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但这种领先优势十分微弱,其它公司纷纷模仿POWERBOOK的设计,并且成功地抢占了市场份额。不久,IBM公司的THINKPAD在电脑市场唱起了主角,它与POWERBOOK有许多不同之处,而且凭借自身的实力变得时尚及合乎潮流。相比之下,POWERBOOK逐渐失去了优势,即使最近其设计作了改进,也无法再次成为潮流的宠儿。
  尽管POWERBOOK的情况如此,苹果公司为销售MAC,对操作的简易性方面下的工夫向来比外观设计方面多得多。现在,由于有了视窗95(或者是OS/2操作系统)的逼真模仿并突破了系统7.5的瓶颈问题,更不用说各种精心设计以用于克隆真正的麦金托什系统的许可协议,苹果公司在其独创性的简易用户操作介面的优势已不再明显了。MAC曾用以标榜自身的简单易用性已经成为现今所有个人电脑的主要特点。这意味着苹果公司将要比以往更多的依靠操作上的优化设计来使MAC在众多电脑品牌中脱颖而出。当你打破关于一种工具的用途的固有观念时,你就会发掘出一个新的、十分庞大的顾客群。
  还记得当年的手提卡式录音机有鞋盒一般大小吗?然后索尼公司研制出WALKMAN,其小巧时尚的设计使之成为个人的必需品之一。苹果公司的领导者目光长远地预测到电脑技术也必将走上这一条道路,而该公司的设计组则使之付诸实践。
不只用一种方法为MAC穿上新衣
  通过不断地尝试新的设计意念,在将产品真正投产之前苹果公司的设计师们需要花上810个星期来为一种新产品的外型设计付出艰苦的工作。他们发现设计上的问题,比如说通过创建几样替代品的雏形来减小台式系统的大小。产品的开发者会要求提供可能曾经有或根本从未有生产过的产品模型。即使最初的构思来源与空想,苹果公司常常也会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使之转化为新产品或者运用到其它产品之中。举个例子来说,今天苹果公司的可调式键盘和视听合一显示器都是来源于仍未付诸生产的高级MAC的设计。
  苹果公司未来产品的专有设计在处于高度机密的状态下进行着研制和开发。除去最高机密不与考虑,MAC用户劝使苹果公司承诺把一些能够满足人们好奇心的设计雏形公之于众——就是您在本页及下面几页上所看到的。这些设计雏形由于不同的原因都未能送入工厂进行生产。其中的一些设计属于概念性的电脑,仅仅是为了展览而用,不可被批量生产;另一部分则是为了解决某种特定问题而研制开发出来的产品;其余的就是未能通过公司决策层将其付诸生产的产品计划的复制品。
  当你看到这些图片和和叙述文字时,可以从中找一找关于未来设计的普遍性主题和暗示。例如,许多实验品都有内置式光驱,以及在无线键盘和无线鼠标上运用到了红外线接受器。即使是台式电脑的模型,设计者也将其电脑组件大量地小型化。假设你认为完全的语音识别系统仍然是空中楼阁时,请别忘记明显的您还拥有键盘可以使用。虽然这些设计都不会成为真正的商品,但是你可以想象得到其中的许多元素都会在苹果公司未来的产品上得到体现。
APPLE设计专辑
当今在全世界售出的个人和商用计算机中有90%以上是为使用Windows设计的,这个操作系统是在15年前由美国软件巨人微软公司首创的。然而微软对市场的统治却未能阻止住另一家公司,以其与众不同的Macintosh计算机及其操作系统所占据的小而持久的市场份额与之针锋相对,这就是总部设在加州的苹果计算机公司。"
苹果电脑的发展史
苹果公司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这里简略介绍一下他的发展轨迹。
•StevenWozniakStevenJobs这两个天才少年在高中的时候已经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Wozniak有机会涉足计算机设计领域,并在1976年设计出后来被成为AppleI的电脑,附有远见的Jobs坚持要试着去卖这台机器。于是197641,苹果破土而出了。
AppleI市场反应冷淡。直到1977AppleII诞生并作了第一次商业展示后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苹果的销量大幅增加,公司的规模也自然而然的扩大,1979Jobs和其他几个工程师慕名访问了施乐公司的PARC试验室,并从那里"偷学"到了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并将其应用于苹果电脑。
•1980年苹果已经有几千名雇员,并且产品开始销往世界各地,苹果成了电脑的代名词。
•1983年,Jobs开始聘请前百事可乐公司的主管JohnSculley任苹果的CEO,相信他会让这棵未老先衰的苹果"枯木逢春"
•1985JobsSculley的分歧越来越大,苹果的Jobs不得不离开了苹果。Sculley获得了苹果绝对的领导权。
•1987年,苹果发布其MacII,功能强大的家用计算机,月销售达到5万台。苹果又过了几年好日子。
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是:MacOS,但其与流行的兼容机软硬件不兼容。这大大束缚了它的发展。这曾经非常成功的市场策略,现在却让它吃尽了苦头,微软的操作系统很快占领了广大的市场。
•19936月他们免除了Scully的职务。
•1994年苹果发布其家用机PowerMac。第一台基于IBMMotorola合作开发的高速处理器PowerPC芯片的机型。但因为其封闭的市场策略,只有少数厂家得到有限的技术许可,仍然不能很好的打开市场。面对开放的兼容机市场,苹果的大门却越关越紧,路也越走越窄。
•1995年微软WINDOWS95发布,这更令其雪上加霜。苹果的冬季来临了。
紧接着戏剧性的事情发生了。苹果急需一名能引领其走出低谷的带路人,但迟迟没有挑选出来,面对奄奄一息的苹果,众多的商界骄子们望而却步,在众多昔日同事的支持下,jobs开始在公司中起作用,成为事实上的领导人,被称为"过渡总裁"。但此时苹果的股票降到5年来的最低点,Jobs面临有生以来最大的挑战,挽救心爱的苹果。
19971110,苹果宣布将通过电话和网络开展直销PowerComputing,结果销路很好,紧接着又推出了一款新机型:PowerMacG3
复苏的迹象慢慢的显露出来,苹果终于制止了下滑,开始连续几个季度微利。Jobs继续着他的复苏计划,又推出了真正的划时代苹果产品:iMac
以设计振新的imac
1998年,全新的imac电脑闪亮登场,苹果公司再次证明了人性化设计的成功魅力。iMac操纵台基本上是由乔纳森艾伟--苹果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一手完成的,艾伟断言,苹果公司的下一件产品将"针对个人而非大的不集中群体……是苹果发布的作品中最激动人心、最有意义的设计",即指imac。该机型适合家庭,集成了多种强大功能,能满足家用电脑的各种需求,而且价格完全可以让消费者接受。而且其操作系统OS8也同样的出色和稳定,其上的软件保持向后兼容性。其新颖的外观也是一次个人计算机革命,市场销售火暴,苹果终于重现昔日风采,开始大大的赢利。
imac的成功之道 从设计形态学看imac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它那一体化的整机好似半透明的玻璃鱼,透过绿白色调的机身,可隐约看到内部的电路结构,奇特的半透明圆形鼠标令人爱不释手。色彩用了亮丽的海蓝色,大面积使用弧面造型,有一种无拘无束的令人震撼的美感,给电脑业和设计界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从1901年第一台电子打字机面世,到一个世纪以后已经不可思议地变成了这个小绿蛋。一时间,敢于表达个性、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产品设计相继出笼。 从色彩设计上看imac鲜艳的色彩使它从乳白色的海洋中跳出来。 imac设计中色彩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墨(CarolynBloomer)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阿恩海姆则认为"色彩能够表现感情,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因而"色彩是一般审美中最普遍的形式",色彩成为设计人性化表达的重要因素。在现代设计秉承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传统,多以黑、白、灰等中性色彩为表达语言,体现出冷静、理性的产品设计时,imac的色彩设计使消费者的心理便为之一振,并豁然开朗起来——原来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也可以是彩色的,可以是五彩斑斓的。在现代设计的色彩运用中,融入了设计师和消费者个人的情感、喜好和观念。 从设计心理学角度看imac满足深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imac已将设计触角伸向人的心灵深处,通过富有隐喻色彩和审美情调的设计,在设计中赋予更多的意义,让使用者心领神会而倍感亲切。科技的发展使电脑具有更多更微妙的功能和更复杂的操作程序,如何使产品更易于操作和被消费者认同是80年代以来设计师们所面临的课题。imac的设计给出了一种答案,,把一个新的复杂机器设计得像人类久违的伙伴那样平易亲切,又符合生产的要求。imac的成功得益于她对人性的特别关注和对"产品语意学"的成功运用。这一里程碑式的设计,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和设计,并思索什么才是设计的本源。设计本原来源于人性化的创新。正如设计师卡里姆所说:"你呆在计算机屏幕前的时间越长,你的咖啡杯的外观就显得越重要。"高科技产品不应该是冷漠和令人生畏的,它更应该是亲切的、易操作的、对人性充满关爱的。 从时代生活方式上看imac成功的提高了数字化产品与人的亲和力。 imac问世以来,其精美的外型和合理人机界面设计,是使用者面对电脑这一高科技产品的使用不再那么陌生和恐惧。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加快了工作和生活节奏,人们的内心充满了对技术的恐慌感。赋予高科技产品以人性化的友好界面,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imac界面设计开创了软件操作人性化的先河。淡雅的色调,适中的鼠标移动速度,下拉操作菜单,都非常的科学和富有人情味道。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电脑作为一种方便而且理想的设计工具,导致设计手段、方法、过程等一系列的变化是毋庸置疑的,从而开始迈向数字化设计、非物质设计时代。信息时代设计将从有形的设计向无形的设计转变;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转变;从产品的设计向服务的设计转变。如果说数字化为当今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带来了崭新的生存意义,人性化设计则是对这种生存意义的物化诠释。 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强力推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IT技术的不断成熟,导致数字化产品及其设计在不同层次和意义上更加广泛的扩延,为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设计提供了从内核到外层的广泛平台。未来的人性化设计将具有更加全面立体的内涵,它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人与物的关系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发展,同时,通过虚拟现实、互联网络等多种数字化的形式而扩延。尼葛罗庞帝(Negroponte)是被西方媒体称为在电脑和传播科技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他指出当今电脑正在以指数的增长形态,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他决定我们的生存。"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他预言在21世纪人们将被数字包围,如果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电脑时代和网络时代缺乏适应和驾御能力的话,我们将面临生存问题, imac为我们讲述了以设计振兴的成功案例,给我们启示:成功来源与设计,设计来源于人性化的创新。
Icecube100 发表于 2008-9-7 14:27:30
16
:up :up
shangli123 发表于 2008-9-7 19:24:14
17
谢谢啦!:bumpAgain
hubble 发表于 2008-9-8 10:01:11
18
收下了 谢谢咯
hurgo 发表于 2008-9-8 17:20:39
19
ding
wzq-9 发表于 2008-9-8 17:49:23
2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